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时间学校及班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构成要素(3)实践的特点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运用:(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2)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决定认识。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难点实践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阅读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三杯溶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导入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次伟大的实践。同学们想一想人们对太空的认识从何而来呢?学生发表的见解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教学 讲授新课一 实践的含义问题:我们的认识来自实践,什么是实践?教师讲解:一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人类特有,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二是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问题:下面的各项活动哪些是实践活动1、蜜蜂筑巢。2、医生给病人治病。3、学生认真学习。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争论克隆人”6、克隆羊 “多利”问世。引导过渡并提问:我们所说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直接现实的活动,那么这样的实践活动有什么特点? 二 实践的特征探究活动 1:工人建筑楼房问题一:工人建筑楼房是实践活动吗?由哪几个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实践主体、对象、手段—物质性活动)问题二:工人造房子和蜜蜂筑窝有什么区别?(目的性、意识性、能动性)问题三:工人能靠一个人的力量造好房子吗?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纯粹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学生回答并分析实践的概念学生依据对实践的理解,区分一般活动和实践活动学 生 总 结 合作、讨论分析并 举 例 说 明(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明确概念,深化学习讲授新课深化对实践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自主学习,探讨深化讲授新课存在吗?(社会性)问题四:现在的工人造房子和以前的人造房子有什么不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