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六中学高中语文专题复习《歧义句病析》学案1 新人教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掌握歧义句及其常见类型。 2、学会辨析歧义句。学习重点:学会辨析歧义句。自主学习: 何为歧义句 歧义就是一句话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 歧义句的类型: 阅读课本 p95,了解造成歧义的原因。 歧义一般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探究合作:一、多义词引起歧义 一句话里某个词是多义词,这个句子可能成为歧义句。②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④ 我你借他的钢笔,这么多天了。二、口头与书面歧义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① 这个人好说话。② 刘备的胳膊长得怪。 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① 这是致(治)病的东西② 针织厂的产口全部(不)合格。 同音词读者看了原文就会明白其具体意思,但听话人听起来不易分辩,会产生歧义,不能确定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三、词义不明,导致歧义① 山上有许多杜鹃② 他家有许多葡萄③ 这是个风流人物④ 对这个报告,你有什么看法1⑤ 这是一部解放前的影片五、词性不明,产生歧义① 我跟父亲打猎“修改”是动词,是支配性的动作行为,“修改方案”就是动宾关系的短语;修饰性的词语,“修改方案”就是偏正式的名词短语。六、因结构划分不同而形成歧义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在语法上有不同的划分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① 咬死了猎人的狗。② 许多李老师的事迹③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六、并列连词连接的前后部分划界不清,形成歧义。 ① 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② 一部分老师和学生。七、因语义不明而形成歧义语言中,孤立的词(除专有名词和科学术语外)有多义现象,而一些短语和句子孤立起来看也会语义不明确,产生歧义。① 我要炒肉丝。② 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译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