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5 第四单元14.《鸿门宴》导学案(4 课时)(学生版)高二语文备课组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2.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掌握“为”、“因”等古汉语词,基本能够翻译全文。3.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读文与读史相结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司马迁身遭凌辱、发愤著书的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2.分析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理性认识性格决定命运,领导的个人决策与政治集团的利益息息相关。【学习重难点】1.熟读课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对有关历史人物的评价 【教学方法】诵读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学时数】4 课时【时代背景】公元前 209 年(秦二世元年)7 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 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 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阔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作关中王,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第一课时预习案一.文学常识1.关于作者: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字(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称( )。继父(司马谈)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发愤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前后历时约 14 年。2.关于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 )到( )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 130 篇,含本纪 12 篇、年表 10 篇,书8 篇,世家 30 篇,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