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信息技术自2010 年 8 月实施信息技术新课程以来,我们从培养 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的学法、学习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学习和具体实施,在学习和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随着新课改深入开展,这种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我对信息技术新课改实施的一些反思如下。一、由于信息技术新 课改的把握度还不够准确,在解读新的课程标的时候,对教材的重难点很难吃透,有些授课内容还是按照原来旧教材的方法和理念进行授课。二、除了 2010 年暑假的“国培计划”外,对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学习和培训几乎很少,尤其是新课改中的分层次教学、探究性学习需进一步认真学习和研究。三、信息技术课中,很多内容都是以任务的形式来学习,但要完 成这些任务的时候往往把一个概要的任务分解成多干小的模块或小任务,再加上在必修模块中涉及到“VB”、“数据库”、“信息安全”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一个较大的学习任务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小组团队合作完成,以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单位,进行任务的划分、共同协作完成。但由于信息技术课本身课时少(每周 2 节),再加上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影响,学生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合作技巧,在实施的时候往往 解决学习问题就成了小组组长或者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学生的事情,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的小组学习中组织分工成了较大障碍。四、新教材的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有点高,尤其是多媒体的加工处理上的部分内容和选修模块中内容与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环境来说很难完成这部分的教学任务。新教材的主线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就是建立在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办公软件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整合,形成信息技术应用的习惯,进而上升为“素养”。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 对键盘不熟悉,对办公软件基本的功能也不是很 熟悉,在这样的情况下,新课程实施得很吃力。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首先强化新教材内容需要的原有知识和技能,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五、就我本人而言,对新课程的理念还不是了解的很透彻,比如“如何具体实行探究式学习?”、“怎样进行有效地反馈与评价?”、“该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对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形成了阻力。六、在信息技术课上,如何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机子少性能差、教材内容多、学生基础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