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美术教材第七册《剪纸故事》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美术教材第七册第 8 课《剪纸故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七册第 8 课内容,是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要求学生大胆地直接剪出人物外形,用刀刻划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形象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剪纸的形式,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情和了解的故事,借以抒发内在蕴涵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剪纸这种独特形式的学习来和民族艺术更为贴近。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初步培育了学生的设计意识,对学生的实践,探究,动手制作能力的培育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加强学生制造能力的培育,让学生学会感悟,美化,想像生活作了较好的铺垫。 3、教学目标: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A,认知目标:①.掌握剪、刻事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进展动手能力。②.了解剪纸文化,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③.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B,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想象和设计能力,并能对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C,审美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能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随意剪出事物的外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应该让学生抛开对称规则,依靠视觉平衡和对事物形态比例的基本了解,按自己的意愿剪,尽量做到自然、流畅。 5、课前准备:多媒体,剪纸范作,剪刀,彩纸,胶棒。 6、课时:一课时 (二) 教法分析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纳故事导入法教学,即先看《我和妹妹喂小松鼠》的故事,看的时候同时出示剪纸,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勾起了学生主动学习剪纸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欣赏观看老师准备的资料,进一步对所学内容加以认识,接下来,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讨论,并让学生操作实践,增加学生理性认识,进一步突出本课重点和难点。 (三)学法分析: 遵循“学为主体”的思想,鼓舞学生独立思考,及时提问,做到学与练相结合,领悟到重点和难点,发现不足及时改正,养成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