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000 克=1 千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 1 克、1 千克的观念,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教、学具准备:1 角硬币(约重 1 克)、盐(500 克)两袋、多媒体课件、天平、弹簧秤。学前准备: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质量。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听说咱班有两名同学跑的很快!他们是谁啊师:今日让他们进行一场竞赛怎么样师:今日的竞赛要增加难度,让他们每人背一个同学来比怎么样(要求)提问:除了“斤”以外,你还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什么单位小结:“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单位,你知道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假如有学生说出克和千克就说真了不起,那是国际上通用的单位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2.探究新知、形成能力(1)沟通汇报。师:昨天王老师让同学们去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沟通一下好吗老师投影出示上述物品的质量标注并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2)认识秤师:刚才我们说的一袋茶叶 400 克,一袋面粉 25 千克等等,都是看包装袋上的说明知道的那除了看说明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来称。师:老师这儿有一些秤(课件一起展示),你在哪见过这些秤(3)认识天平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王老师带来一架天平,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老师出示天平(同时投影出示模型)在实验室用的多,一般称较轻的物体质量,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每一架天平都配有一套砝码,称物品时把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有时还可调节游码)(4)认识“克”师:出示一枚一角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师先示范),说说感觉怎样(很轻)师:请你猜猜这个硬币大约几克生:………….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 1 角硬币到底有多重师:那我们就用天平来称一称,好吗再次感受。学生活动:每个同学拿一个 1 角硬币闭上眼睛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 1 克的实际重量。举例:你能说出大约重 1 克的物品吗(回形针、瓜子、快乐果、纽扣、药片等等)估一估一个鸡蛋的质量,开始学生可能胡乱猜,不用加以肯定或否定,让最接近的说说你是怎样猜的,后让其它的学生再根据他的方法掂一掂,此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