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高中历史新课标的高三复习策略适应高中历史新课标的高三复习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历史的教学与复习方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就需要老师转变观念,改变过去那种在课堂上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性学习,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全面进展,实现素养教育的目的。 1 更新学习观念,培育全面能力 新课标的施行,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来共同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新课标的施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的观念?比如,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但却不应该拘泥于教材,要敢于打破常规,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老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进展实际,以有效整合生活经验、学科知识与社会进展三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在进行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讨论性学习。 以上这些观念需要我们接纳、吸收,并且贯彻于平常的历史复习过程之中。在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我们在观念转变上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1.1 重视“构建课程”,提高教学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都是以课本为中心,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普遍都认为教学和考试必须严格遵循课本的内容,于是老师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成绩而让学生背书、做题,大搞“题海战术”,走进了求偏求难的怪圈。 这次新的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打破了过去教材编写上由一两家出版社垄断的局面,推动了高考命题方式的变革,使得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成为复习的固定蓝本,必须由老师来整合新课标的各项内容,重新解析知识点,引导学生有效地复习。通过精细化的重组,将教材的知识点剥离出来,让学生明白自己要掌握什么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老师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阐释与运用,对知识点内容的挖掘与联系。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的成绩稳步增长。 1.2 改变教学方式,提倡“设计学习” 做为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考虑的是怎样教,而不是学生怎样学。既然高中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我们就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备考观,历史复习必须从勤奋型向效益型转变。 这种“设计学习”的方式要求历史老师应该把复习的侧重点放在导读、导学、导练、导评这几个方面上。 导读,即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提纲、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