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数据的计算-函数的使用》说课稿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数据的计算-函数的使用》说课稿_第1页
1/2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数据的计算-函数的使用》说课稿_第2页
2/2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数据的计算-函数的使用》说课稿高中信息技术说课《数据的计算-函数的使用》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数据的计算-函数的使用》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三章 表格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中的第三节内容。它是前面两节课的内容,公式的计算的延伸,并贯穿了 EXCEL 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使用 EXCEL 数据处理功能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这一节教学安排两课时,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第一个课时主要老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第二个课时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学生的练习,并应用于实际。)今日围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根据这样的教学安排,我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函数 SUM()和 AVERAGE()来求和求平均分。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穿。 重点:使用 SUM()和 AVERAGE()函数的操作方法; 难点:同上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在练习包括讲解题目的设计中不停的出现利用 SUM 和 AVERAGE 函数计算的的习题。 二、 说教法、学法 实行类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只所以说类似任务驱动,是因为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完全放开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思考共同完成的,因为从学生的原由水平来说,并不具备独立完成新任务的能力,开课的班级为 108 班,虽然该班成绩和纪律比较好,但由于有近一半的学生来源于外岛原来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差。所以老师的讲解也占比较重要的地位。 学法:相互讨论指导、老师指导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一个个子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三、 说教学过程 1. 通过复习,巧妙导入 注:本节课的内容是通过函数的功能计算总分和均分,而上节课的内容为利用公式来计算总分和均分 复习:发文件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工作表一的练习 要求、用公式求出总分和平均分 学号姓名语文数学外语总分平均分 1701 陈春燕 786980 1702卞云才 568989 1703 葛其伟 787878 1704 向妮 597876 1705 李咚咚696879 学生练习、时间约为 3 分钟利用上节课的公式求法计算总分和平均分 根据结果做适当的点评 确定本节课的总任务:对同学们的期末考试进行系统的分析,让同学们了解自己总成绩的大概情况,了解短腿和优势学科,了解文理科的偏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数据的计算-函数的使用》说课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