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测评(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72 分)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化学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 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解析】 神经元受到的刺激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化学元的兴奋,A 错误;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 正确;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 错误;神经元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内 K+外流有关,D 错误。【答案】 B2.获 2025 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化学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解析】 A 项,突触小泡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TP),这些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B 项,囊泡运输并非只有神经元才具有,所以决定突触小泡运输方式的基因并非神经元所特有。C 项,据题意可知,囊泡的运输及释放运输物与特定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有关,因此 ,化学递质在突触前膜释放的位置与特定的蛋白质有关。D 项,当神经冲动传导至突触前膜时,会刺激突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从而使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答案】 B3.(2025·浙江宁波鄞州中学月考)阿尔茨海默病(缩写 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讨论表明,AD 病人的神经细胞外 β 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该物质的沉积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向患者体内注射抗 Aβ 的抗体,能减缓病情进展速度B.向患者体内注射兴奋型化学递质,能明显改善其病情C.AD 病人的 Aβ 沉积在组织液中,会改变神经细胞的内环境D.AD 病人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和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均受到影响【解析】 向患者体内注射抗 Aβ 的抗体,抗 Aβ 的抗体与 β 淀粉样蛋白(Aβ)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能减缓病情进展速度,A 正确;β 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损伤周围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向患者体内注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