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学内容摘要:趋向动词从构词法上分为两类:单纯词(来,去,回等)和复合词(过来,回去等)。本文讨论的复合趋向补语就是指由复合趋向动词充当的补语。跨语言的调查表明,述补结构为汉语所独有,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外国学生母语中没有这种结构,接受起来就不容易,更兼复合趋向补语又较其他类型的补语复杂,所以,趋向补语在教学上一向都是难点。刘月华等(1998)为此写过《趋向补语通释》,56 万字。讲一种句子成分用 56 万字,这种成分有多么复杂,多么难以掌握是不难想象的。本文主要分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属于复合趋向补语的本体讨论,主要包括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引申意义。第二部分属于应用讨论,即在本体讨论的基础上,将本体讨论的成果转化为可以用于课堂的教学成果。这部分主要包括针对外国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偏误分析,寻找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关键字:复合趋向补语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目录一、 引言1.1 选题缘起1.2 讨论范围1.3 语料来源二、文献综述2.1 复合趋向补语本体讨论 2.1.1 结构分析 2.1.2 语义讨论 2.1.3 其他新理论新讨论方法2.2 复合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讨论三、创新四、复合趋向补语概述4.1 复合趋向补语定义4.2 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4.2.1 几个常数4.2.2 P 是处所宾语4.2.3 P 是非处所宾语4.2.4 P 是句子4.2.5“把”字句4.3 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分析4.3.1 语法意义组成 4.3.2 趋向意义 4.3.2 引申意义五、偏误分析5.1 动词错误5.2 复合趋向补语错误5.2.1 动词后缺少复合趋向补语5.2.2 动词后多带复合趋向补语5.2.3 复合趋向补语用错5.3 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错误5.3.1 处所宾语5.3.2 非处所宾语六、汉语复合趋向补语教学建议6.1 复合趋向补语与虚化教学6.2 加强语用和语义教学6.3 注重母语干扰加强语感教学6.4 以常用形式作为教学重点七、结语参考文献一、 引言1.1 选题缘起进入二十一世纪,“汉语热”不但让更多的外国留学生走进中国来,还让很多中国的汉语老师走出去,将汉语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便突显出来了。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是要把汉语语法教给外国人而不是本民族人,这就需要将语法内容细化,因为本民族的人可以通过语感进一步自己体味,而外国人需要管辖范围更窄的语法规则。其次对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