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单元 第 10 讲能量之源学案[考纲点击]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1.色素的种类和功能色素功能滤纸条上位置叶绿素叶绿素 a :蓝绿色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中下层叶绿素 b :黄绿色最下层类胡萝卜素叶黄素:黄色吸收蓝紫光中上层胡萝卜素橙黄色:最上层2.叶绿体(1)结构示意图(2)结构↓决定(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证明(4)恩格尔曼的实验:好氧细菌只分布于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 巧 记 叶绿体叶绿体膜两层,基质基粒来组成,类囊体来堆叠,上有色素酶附着,吸收光能来转化,光合作用好场所。二、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连一连] 三、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及过程1.反应式:CO2+H2O ――→(CH2O)+O22.过程 巧 记 光合作用过程的“一、二、三、四”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合作用强度(1)含义: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2)指标: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CO2 浓度、水分、光照的长短与强弱、温度的高低等。3.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比较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本质都能将 CO2和 H2O 等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能量光能氧化无机物放出的能量代表生物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微生物1.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 2 种同位素(1)18O:鲁宾和卡门利用 HO 和 C18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2)14C:卡尔文利用 14CO2探明了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2.光合作用的 2 个场所(1)光反应:叶绿体类囊体薄膜。(2)暗反应:叶绿体基质。3.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3 种能量变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ATP)→稳定的化学能(糖类)4.光合作用 2 个过程中的物质变化(1)光反应① 水的光解:2H2O――→4[H]+O2②ATP 形成:ADP+Pi+能量――→ATP(2)暗反应①CO2的固定:CO2+C5――→2C3②C3的还原:2C3――→③ATP 水解:ATP――→ADP+Pi+能量5.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 2 种措施(1)控制光照强弱和温度的高低。(2)适当增加环境中的 CO2浓度。考法一 以过程图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反应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探究(1)普利斯特利实验① 缺乏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应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单独置于含同一种但却死亡的植物的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② 普利斯特利没有认识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2)萨克斯实验① 对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