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儒家主流思想的演变时期表现特征历史结论春秋战国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创立与发展儒家思想特点:民本主义;重群体,轻个体;重人伦,轻自然;崇老尚古西汉董仲舒建立新儒学体系,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完善与独尊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吸收与改造宋明程朱理学出现,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转型与成熟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批判与继承1.(2020·厦门质检)孔子曾说,“儒有忠信以为甲胃,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由此可见,孔子( )A.强调个人的道德自觉B.忽视尖锐的社会矛盾C.囿于传统的宗法等级 D.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案A [孔子主张用“忠信”“礼义”武装自己,即使遭遇暴政,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操守,故选 A 项;孔子强调个人的道德自觉,不涉及社会矛盾问题,排除 B 项;宗法等级制度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材料与宗法等级无关,排除 C 项;材料强调个人的道德自觉,没有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案,排除 D 项。]古代科技的发展时期发展历程历史结论从先秦到秦汉奠基发展(1)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等科技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算法(2)两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科技论著特点:注重实用性,并未上升到理论层面;适应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和医学等传统科技长期受到政府的重视,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没有孕育出近代科学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繁荣外传(1)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2)唐代:造纸术西传,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3)宋代: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完成和西传(4)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王祯的《农书》明清总结落伍(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 16 世纪以前的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