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程要求]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4.区别哲学上的“运动”与自然科学上的“运动” 5.规律的概念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应学生用书 p179两个关系: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四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规律七个基本观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为人们所反映、所认识。(2)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所说的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① 物质是对一切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② 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③ 二者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2)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2)世界是物质的,是指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