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程要求]1.意识的起源 2.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4.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5.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应学生用书 p184一个概念:意识两个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个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考点一 意识的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提示】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但有了人脑,并不一定会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不是意识的来源。(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提示】电脑可以模拟人脑,但不能代替人脑、产生意识。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提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直来直去的反映,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经过加工的。有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之分,但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4.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上述内容可用下图表示: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关系:1.(2018·江苏)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传统手工艺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通过动手重新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由此可见(B)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传统手工艺能够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 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运动与静止的特点,A、C 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意识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D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 B。2.(2016·全国卷Ⅲ)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