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材分析知识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2.通过学习“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人类的危害,发展学生推理、联想和思维迁移能力。3.利用“能量流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以及对自己所持有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4.通过学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学会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分析事物。情感目标: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深化“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教学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策略:本节是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本小节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物质循环的概念;二是碳循环;三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本节课内容是第 5 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该节内容与必修 1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联系。学生已 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通过对碳循环过程图像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 学生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过程。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基本上是可行的。对于碳循环可以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联系自己的身体,关注 体内碳氧这两种元素的来源和去向以及碳氧的来去形式。关 于碳循环的过程,指 导学生识图,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进行讨论,进而深入理解参与碳循环的生物类群和各生物类群的具体功能。启发学生归纳出碳循环的形式和范围及特点。概述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同之处: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方向的流动,而不是循环流动。关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和作用”, 先复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呼吸作用”,使学生理解能量的固定和释放的具体过程。复习“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进一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