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谈话导入,整体感知—抓住人物,读悟感知—自主作业,拓展延伸教学目标1. 会认“拜、侯”等 6 个生字和 1 个多音字“纪”,读准“拜见、骨髓”等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范读、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3. 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4. 明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学习技艺要持之以恒,努力练好基本功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侯“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朗读扁鹊的解释,了解扁鹊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2. 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 明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明白学习技艺要持之以恒,努力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历史上有很多名医,大家都知道哪些?人们一般用什么词语来赞颂这些名医高超的医术呢?救死扶伤 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词语导入,整体感知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 扁鹊(前 407— 前 310 ),原名秦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医术高明。他善于运用四诊法:望、闻、问、切。被尊为“医祖”。简介人物扁鹊治病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找出课文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自读课文,思考扁鹊是否徒有虚名?初读课文,了解人物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读一读,说说哪些词语体现了扁鹊的医术高明?初读课文,了解人物 读课文第 3 ~ 5 自然段,说一说蔡桓侯病情是如何发展的?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如果不治,病情会怎么样 ?还会加深抓住人物,读悟感知“ 十天后”,蔡桓侯的病怎么样了?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肠胃——更加严重再 更加抓住人物,读悟感知抓住人物,读悟感知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 又过了十天”,扁鹊有什么表现?此处从哪里可以看出扁鹊的医术高超?抓住人物,读悟感知 再次研读第 3 ~ 5 自然段,思考:扁鹊仅仅是医术高超吗?这样的医生能称得上名医吗?人最重要的是品德,扁鹊有高尚的医德吗? 扁鹊三次请求给蔡桓侯治病。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一次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