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话题导入,引入诗题—初读古诗,识记生字—结合注释,通晓诗意—再读古诗,感悟诗境—回顾全诗,拓展延伸第 1 课 时教学目标1. 会认“塞、秦”等 4 个生字,会写“塞、秦、征、词”等 10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理解“但使、龙城飞将”等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2. 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3. 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 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2. 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唐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看看这几句古诗,试着填一填,把这几句补充完整。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 黄沙百战穿金甲, _______________ 。2. 林暗草惊风, 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不破楼兰终不还将军夜引弓大漠孤烟直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呢? 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我们把这种描写边塞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边塞只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觉。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727 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 27 岁的王昌龄。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自读提示: 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要仔细地读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生字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塞 秦 征将 杰zhēnɡsàijiànɡ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塞征秦词催醉亦杰雄项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诗的题目是“出塞”,那“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要塞。“ 出塞”又是什么意思呢?到边疆戍守边关。借助注释,了解诗题 王昌龄( 698—757 ),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简介作者 自读提示: 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出来,也可以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帮助理解。诗词讲解借助注释,通晓诗意 1. 为什么作者要写“秦时明月”?王昌龄是不是这些边塞将士中的一员呢? 2.“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什么意思? 3. 说一说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