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进入国际市场 之环境分析 英语 1002 班 10050201 丰密 中药进入国际的市场环境分析1 中药国际营销市场分析 根据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难易程度,中药国际市场可以分为四大类[2] :(1)东南亚国家华人较多,各国政府大都承认我国的中药试售药品,中成药得到广泛应用。另外新加坡每年从我国进口中药材约 2 万吨,马来西来每年进口中药材 0.8 万吨,泰国每年约需5000 万美元的中药材,因此该市场最大且相对容易进入。(2)日本、韩国受中国文化影响,形成今日的汉医学和汉方药。现在,日本已列入医疗保险目录的汉方制剂达 233 种,而韩国各种药典所记载 506 种药材中,仅 62 种与中药材同名异物,其余均相同。两国还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加工生产中药,日本是我国中药材第一大进口国,韩国除高丽参外,其他中药材也主要从中国进口。因此中药进入日本和韩国的难度较小[3] 。(3)欧洲国家对中药进口要求较严,与日韩相比,中药进入欧洲市场难度要大些。随着对中药认识的转变,近年来西欧各国进口中药的数量也日渐增多,德、法、英、意、西、比、荷 7 国是进口最多的国家。(3)中药进入美国市场必须先通过 FDA 认证,所用资金多且风险大,因此进入难度最大。目前,美国政府正在放宽对中药进口的限制,近期专门出台了《植物药在美上市批准法》和《关于植物药品讨论指南》,开始接受有复方制剂的植物药作为治疗药物,我国批准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银杏灵已通过美国 FDA 的新药临床讨论的预审[4] 。 2 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阻力分析 2.1 西方缺少中医大夫 中药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中医大夫辩证应用,方能显示奇效。但西方国家很少有中医大夫,更缺乏训练有素者,药再有效,也一样卖不出去,无论是作为处方药、OTC 药,还是作为保健食品。 2.2 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医药与西医药分属两个哲学体系,理论与思维方法不同。中医重视客观知识,西医强调微观知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除千百年来受中国文化影响深 远的周边国家之外,西方国家很难接受中医药文化理念,对中国习用几千年的一些药物和疗法不理解,不接受。 2.3 法规限制 西方国家评审药物的法规是针对合成药制成的,仅适用于单一成分的药物,因而成分复杂的中药很难通过 FDA 评审。尽管美国已制定了《植物药产品行业指南》,放松了对植物药的管理,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合成药物标准的影响。因此,中药仍难以以植物药品身份(处方药、非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