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监督和控制,准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及时反馈预算执行差异情况,促进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优化,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职责:财务部指派专人负责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第3条财务分析的时间财务部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定期、不定期、专项分析。每月应提供一份财务指标分析报告,每季应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第4条财务分析的基本要求1、 财务分析必须以准确、充分的财务数据、统计数据和其他资料为基础和依据。2、 财务分析应从实际出发,正确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薄弱环节和关键性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3、 根据财务分析的目的,针对实际情况,灵活选取各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第2章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第5条财务分析的具体工作内容1、 各项收入完成情况及主要原因分析。2、 各项支出情况及主要原因分析。3、 营业利润完成情况及其完成的主要因素和实行的措施。4、 资金运用、债权债务清理情况及其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5、 期间费用的分析。6、 预算完成情况及分析。7、 现金流量及分析。8、 重点项目分析。第6条具体操作程序与要求1、 对比找出差距:实际与预算比较、实际同上期比较、实际同历史水平比较等等,具体操作要求相比较的指标性质相同、包括的范围一致、代表的时间相同。2、 讨论查明原因:找出差距后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影响因素。确定影响因素时,应根据经济指标的客观联系,运用逻辑推断的方法来决定,如成本的高低与工作量的增减、成本管理的好坏、市场情况及外部环境变化等有关。3、 计算确定影响程度:对产生差距的影响因素从数量上确定其影响程度,既要分析绝对数,也要分析相对数。4、 总结提出建议:采纳书面的方式,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制定措施,提高管理水平。第3章财务分析主要内容的操作实施第7条生产经营状况分析从营收、成本、利润、费用等方面对企业本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简单评价,并与上年同期水平进行对比说明。第8条成本费用分析1、 配载款与上期对比增减变化情况,对变化原因做出分析说明。2、 对比管理费用与营业费用的增减变化情况(与上期对比)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对招待费、差旅费单列分析。3、 对重点项目,分析其毛利,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降低配载款的可行途径。第9条利润分析1、 分析主要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2、 对各项投资收益、汇总损益及其他营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