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_第1页
1/19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_第2页
2/19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_第3页
3/19
7 月 5 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你的语文从早读开始——早读材料(二)9 .16本周关键词:今日为何还要读经典?祝贺!中国梵净山!千万别去亲海豚!“富而优雅”可赞,“穷而蛮横”可耻、姥姥还是外婆、跳出心灵的“井口”《朗读者》第二季解说词一、美文欣赏今日为何还要读经典?王汎森 多年前,几位关怀高中生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育的朋友,发起了一个演讲会,请人来讲中西经典,我也应邀作了演说。在那次演讲中,我首先提到林肯。 林肯正式的教育背景很浅,可是他的文章和演讲却极为动人,我个人认为他主要的精神及思想资源是不断地精读包括《圣经》在内的经典。 这些经典深化他的精神层次,除了源源不断地提供许多精彩的养分之外,也形成了一个规模、一个框架、一种内在的雄浑的气氛与节奏,再加上林肯在适当的时候套引经典,使得他的演讲及文字非常动人。 上个世纪芝加哥大学阿德勒教授提倡阅读伟大作品,这件事今日看来已经相当老旧,但是它的意义却从未褪色。 我个人深知讨论经典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什么可以成为经典以及如何阅读经典,便可以从无数方面去谈。这里则只想试着回应一种质疑。 2001 年,当我在台湾国科会人文处为了推动'经典译注计划'而举办一系列'西洋经典与现代人生'的讲座时,因为报纸副刊的报道,曾经引起一些注意。 有一位听众打电话到人文处:'都是一些过了时的书,何必这样大张旗鼓?'这个质问促使我们思考:何谓经典?经典是不是一部没有错误、尚未过时的书? 一部书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有许多原因:它的历史影响巨大、它的内容历久弥新,它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及普遍的问题,它的词采闪亮惊人,它的思路细密曲折,它的架构雄浑庞大等,不一而足。 可是不容否认的,经典中的一部分内容,经过时代的淘洗,用现代人眼光看来已经错误或过时,为什么人们仍然需要读它? 再者,经典是不动的,它如何与人类无限多样的存在境遇,以及人类所关怀的翻新出奇的问题发生关联? 正如同一个点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处,那么一本书的内容怎么可能既是古代的、又永远是当代的? 三十多年前,我曾似通不通地读了神学家保罗·田立克(Paul Tillich)的《系统神学》,觉得他很想解答这个问题。 这部书中反复讨论《圣经》如何关联呼应(correlated)每一个时代?如何在不任意改动《圣经》的'讯息'下,关联呼应每一个时代特别的'境况'?如何形成一种既不是从境况中抽取答案,也不是过度被讯息的固定性所拘限,而对时代的迫切问题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