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营销起源和进展过程(7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市场营销理论在中国的进展 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虽曾对市场营销学有过一些讨论(当时称“销售学”),但也仅限于几所设有商科或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在 1949~1978 年间,除了台湾和港澳地区的学术界、企业界对这门学科已有广泛的讨论和应用外,在整个中国内地,市场营销学的讨论一度中断。在这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国内学术界对国外市场营销学的进展情况知之甚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总方针,从而为我国重新引进和讨论市场营销学制造了有利的环境。1978 年,北京、上海、广州的部分学者和专家开始着手市场营销学的引进讨论工作。虽然当时还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而且在名称上还称为“外国商业概论”或“销售学原理”,但毕竟在市场营销学的引进上迈出了第一步。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我国对于市场营销学的讨论、应用和进展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整个进展过程来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引进时期 (1978~1982 年) 在此期间,通过对国外市场营销学著作、杂志和国外学者讲课的内容进行翻译介绍,选派学者、专家到国外访问、考察、学习,邀请外国专家和学者来国内讲学等方式,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市场营销理论。但是,当时该学科的讨论还局限于部分大专院校和讨论机构,从事该学科引进和讨论工作的人数还很有限,对于西方市场营销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大多数企业对于该学科还比较陌生。然而,这一时期的努力毕竟为我国市场营销学的进一步进展打下了基础。 (二)传播时期 (1983~1985 年) 经过前一时期的努力,全国各地从事市场营销学讨论、教学的专家和学者开始意识到, 要使市场营销学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进展,必须成立各地的市场营销学讨论团体,以便相互沟通和切磋讨论成果,并利用团体的力量扩大市场营销学的影响,推动市场营销学讨论的进一步进展。1984 年 1 月,全国高等综合大学、财经院校市场学教学讨论会成立。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市场营销学讨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各团体在做好学术讨论和学术沟通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传播工作。例如,广东市场营销学会定期出版了会刊《营销管理》,全国高等综合大学、财经院校市场学教学讨论会在每届年会后都向会员印发了各种类型的简报。各团体分别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