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本段地表水系发达,水渠多,水渠路线长,且均位于 填方区域。路基施工前将原有水系做临时过渡改道处理, 土方回填前应将草皮、有机质土、淤泥等不合路基使用土 清除洁净。1 材料1.1 砂砾石:用做回填的砂砾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和级配,不含有机质、粘土块和其他有害杂质。砂砾的最大 粒径不得大于 53mm,含泥量不得大于 5%。1.2 土工材料:土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公路土工合成 材料应用技术法律规范》(JTJ/T019-98)的规定。并应具有足够 的抗拉强度和较高的刺破强度、顶破强度。1.3 片石:抛石挤淤应采纳不易风化的片石,其尺寸不 应小于 3mm。2 水渠清理淤泥前先围堰,再根据水量采纳多台 DN2 泥浆泵将积水排出洁净。3 清淤、清表总厚度小于 2m,地下水位较低时,在清 淤洁净后换填素土分层夯实。4 清淤、清表总厚度在 2m 左右,地下水位较高时,应 在清淤洁净后,先回填 60〜80cm 厚砂砾垫层,再回填素土 分层夯实。5 对于清淤、清表总厚度为 2-5m 的地段,实行抛石挤 淤的方法。具体施工程序是:上部淤泥清除 3m,下部抛石, 上部片石回填,再设置砂砾石及土工布相结合的滤水层,其 上再铺土工格栅,抛石时,应从路基中央向路基两侧成等腰 三角形渐次进行,使淤泥向两侧挤出。当软土地层横坡陡于 1: 10 时应至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填,使低 侧边部约有 2m的平台顶面。待片石抛出软土面或水面后, 用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压路机压实,铺设砂石层时,应 分层铺筑,松铺厚度不超过 20cm,并逐层压实,压实方法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纳振动法,碾压法等。砂垫层应宽出路基 边脚,且无明显的粗细料离析现象,两侧端以片石 护砌以防流失。6 换填时,应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 实度。7 铺设土工材料应按图纸施工,在平整的下承面全断面 铺设。铺设时,土工织物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面。可采纳 插钉等措施固定土工材料。土工材料铺设时,应将强度高的 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8 应保证土工材料的整体性,采纳搭接法连接时,搭接 长度宜为 3〜9mm ;采纳缝接法时,缝接宽度不应小于 5mm 。9 铺设土工材料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 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材料层 80mm 以内的路堤填料, 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60mm。10 土工材料摊铺后应及时填筑填料,以避开其受到阳 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一般情况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48h。11 所有清淤、清表土方均转运至卸土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