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 10kV 配网运转薄弱点及反事故措施近几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保持高速进展,工业进展重心逐步由城市转向农村,对农村配网的安全稳定运转要求越来越高。广东省中山市作为毗邻港澳的地区,农村供电量近几年以来保持每年 30%以上的增长,高科技产业也纷纷落户中山镇村一级。目前,中山农村两网改造的主要投资重点是满足负荷需求,用于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资金相对缺乏,配网自动隔离故障、短期恢复正常供电的能力还不足。如何利用有限的大修资金实施反事故措施,改造配网的薄弱点,降低配网的故障率,提高供电可靠性,是目前配网运转的一个工作重心。1、农村 10 kV 配网运转薄弱点分析 目前,中山农电公司共有 10 kV 线路 428 回 3313 km,以架空线路为主,占总线路长度的 77.3%。本文根据中山市农村配网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下述几方面因素分析运转中存在的薄弱点。1.1 天气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中山市处于中国南部珠三角沿海地区,每年的 5~10 月是雷雨季节,雷暴日普遍超过 100 日,而农村地区绝大部分属于湿地,是雷电活动的高发区。根据 2025 年的运转记录,农电公司总跳闸、接地故障次数为 712 回次,其中经雷电信息系统核实为雷击原因造成的有 414 回次,所占比率为 58.1%。南部沿海也是台风的高发区,据气象局的不完全数据统计,过去 10 年间,中山地区每年平均发生2.8 次影响范围在 100km 以内的台风。以 2025 年为例,正面吹袭中山地区的台风(红色以上警告信号)达 3 次,共造成 142 回次线路跳闸、接地,占当年总次数 763 回次的 18.6%。 可见,雷击和台风对中国南部沿海 10kV 配网的影响非常大,也是配网运转中存在的两个最大薄弱点。1.2 社会环境因素 南部沿海地区在经济进展迅猛的同时,存在着很多不利于配网安全运转的因素,具体在交通碰撞、基建施工场地机械破坏(含开挖)、绿化树木碰触、偷盗电力设施等几个方面。2025 年由于以上因素造成农村 10 kV 配网跳闸、接地共 82 回次,占总数的 11.5%,尤其以绿化树木碰触、基建施工场地破坏以及交通碰撞为甚,几乎每月均有发生,在这些薄弱点方面加大技术管理措施,对降低 10 kV 配网的故障率是大有潜能可挖的。1.3 农村 10 kV 配网的内在因素 南部沿海地区自 1998 年起开展两网改造工作以来,10 kV 及以下的配网技术标准有了特别大的提高,网络架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负荷增长迅猛,而每年两网改造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