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方法德育课堂不能只做书本知识传授,要有针对性设置教育内容 说到这点,我对教材提出个建议,教材编排不能总是说些大道理,要针对小同学实际安排一些教育内容,例如,春季到了,百病多发,家庭中成员得病也多了起来,尤其是所属大的爷爷奶奶等人,春季生病多了,必须要有人照顾,但是,作为孙辈的小同学,在家庭中如何帮助父母做些家务活,照顾一下老人,学校德育课堂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渠道。常言说,老师一句话,家长跑半天,老师在同学心中所占位置,十分重要。老师所说话语,同学信服。 因此,教育小同学如何做人,这是德育课堂重要内容之一。这是针对年级同学年龄特征,设置的教育内容。还可以结合季节特点设置教育内容,依据地域特点设置教育内容,依据城乡特点设置教育内容,依据学校特点、同学家庭因素、社会因素设置有针对性的德育课堂教育内容。 德育课堂不能是封闭式的课堂,可以是开放性的课堂 德育课堂常常在室内进行,老师说教还是同学体验,都在一室之中完成,这是较封闭性的课堂,对同学产生的教育成效十分有限。那么,尝试进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尝试。那么,怎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呢?我想,尝试在室外进行体验式教育,让同学在观察、思索、沟通中得到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同学得不良想法和习惯。例如,设定一个教育课题后,上课时可以把同学带到预先设定的体验场,如到市场等劳作场所,观察业主们是如何忙忙碌碌地摆摊的,有事如何向顾客推销自己的东西的。 市场上的各色人等是如何做的,有没有值得自己敬佩的人?观察体验之后,有什么想法?自己在课后,打算怎么办?等等。开放式的德育课堂,可以吸纳家长和社会人员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镇里和村里未成年关怀委员会,这些人员都可以参加到德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开放式的德育课堂,不仅仅是形式上新颖,而且,可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家校社会联手教育同学体系,解决了在学校五天教育,不敌在家两天放任自流造成的负面效应。在施行中,我们是这样尝试的,经过两年的施行,取得了预期的优良成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 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运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同学参加教学 由于时代的进展,人们的主体意识显然加强,人们越来越不同意使自己处于客体的位置而被动地接受教育主体的旨意。所以,虽然德育与知识教育同属教育,但两相比较前者有更大的难度:知识教育所强调的是接受和理解,德育不仅要求接受和理解,更注重力行和施行。对同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