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为保证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健康进展,有必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的目的是:①提倡方向一一体现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及原则,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突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育。②引导和法律规范一一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因此评价体系以及指标构成要素,应对老师的行为有明确的引导和法律规范作用,并能被广阔老师接受和理解,使之成为不断改善教学的依据。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质量一一方案和体系对老师的教学质量应有直接或间接的甄别作用。因此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的分派,要恰当解决现实与愿望的关系,既激励老师努力向上,又不挫伤老师的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1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及策略1.1 先进理念与现实条件结合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要鲜亮地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观念及原则,体现自主学习活动开展与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的新规定。评价指标的先进性要符合现实,具有客观性。指标定得太高,可望不可及,不能被大多数老师所理解,会失去对老师的激励作用;指标定得太低,又会失去指标的先进性和提倡性,不利于促进课改进一步。在策略上,一部分指标处在高水平,让老师心中始终有向上的目的;一部分指标处在较高水平,让老师通过努力可以达成,对老师具有成功的激励作用。1.2 共性标准与特色加分结合各项评价指标对广阔老师应有普遍性,对于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应有共同一致的标准。但是,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过程,老师的个性、专长也是千差万别的,评价体系应为老师形成自己的风格留出空间,不因统一规定而扼杀个性和特色。策略上,在统一规定、共性评价的同时,对确有特色的老师教学给予特色加分,肯定和鼓舞这样的老师和这样的教学。1.3 简略性与指导性结合教学评价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因此评价体系的构成应具有很强的有用性。指标应当精简,具简略性,便于掌握和使用。但在课堂教学重视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今日,一套公开、公正、有用的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者评价教学的依据,又必将是被评不断转变教学思想、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直接参照物。过于简略的指标体系也许便于评价者掌握与操作,但却不利于对教学的指导。策略上则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繁简适当。从我们的评价实践来看,二级指标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