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法第一章目录CONTENTS•法律基础知识•经济法概述•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运行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01法律基础知识CHAPTER0102法律的定义与作用法律的作用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各种表现形式,分为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正式渊源是指以法条形式表现出来,直接适用的规范,主要为制定法;非正式渊源是指不以法条的形式表现,参照适用的规范,习惯,政策,判例等。法律体系及法律渊源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根据其性质不同,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02经济法概述CHAPTER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不干预经济,经济法无从产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开始干预经济,经济法产生。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初,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法受到排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法得以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法的产生经济管理关系综合机关对社会组织的经济管理关系;主管机关对所属企业组织的经济管理关系;行政经济管理关系;经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监督关系。组织内部经济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公司等生产经营性组织内部的一些重要经济关系。经济法只调整一些重要的内部经济关系,只调整一些具有共性的、必须由国家法律调整的内部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指涉外经济领域内的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经营协调关系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经济竞争关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平衡协调原则01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维护公平竞争原则02是指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时要维护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地位,确保市场机会均等、市场条件均等和市场结果相对均等。责权利相统一原则03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所承受的权(力)利、利益、义务和职责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等现象存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03市场主体法律制度CHAPTER市场主体概述市场主体的概念和特征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其特征包括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和风险性。市场主体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市场主体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其特征包括营利性、组织性和法定性。企业的概念和特征根据不同的标准,企业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企业的分类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必须遵守《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成相应的登记手续。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企业法律制度个体工商户的概念和特征个体工商户是指个人或家庭依法经核准登记,以个体名义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其特征包括个人经营、自负盈亏和无限责任。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和特征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其特征包括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和统分结合。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法律地位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都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他们也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经营和纳税。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04市场运行法律制度CHAPTER市场运行是指市场中各种经济主体为实现经济利益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