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和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的异同 内容摘要:普通高校音乐素养教育以普及性为基础,宗旨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养教育,要处理好课程教育与课外活动两者的关系。课程教育是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养教育的核心。普通高校开展课外活动应该遵循普及性,不应该盲目追求高水平,应该与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相区别。高职音乐教育必须面对现实,明确教育目标,结合生源特点,培育出合格的音乐师资,促进音乐教育事业进展。两者宗旨不同,那么在教育对象与教育方法等方面就有所不同,但两者作为音乐艺术教育在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是一样的。关 键 词:素养教育 音乐教育 教育对象 教育目的 审美情趣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和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的不同之处 普通高校音乐素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音乐素养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性,现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事实,但在开展音乐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普通高校存在着重视课外活动而轻视课程建设的现象,其实质是普通高校音乐素养教育开展的对象问题,即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养教育是面对少数学生,还是面对全体学生的问题。所谓“素养”概念属于生理学、心理学范畴。从生理学角度说,素养主要指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生理特质。从心理学角度说,素养主要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质。这样来看,素养的形成先天基因具有重要因素,但是大量科学讨论及实践活动已经证明,人的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同样是形成人和改变人素养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用现代汉语就是说,人之间先天素养差异并不大,恰恰是后天的教育,才是人与人之间素养差异大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素养,所以我们才大力推行所谓素养教育。在素养教育中,音乐教育表现出的作用非常明显。实践证明,选用具有崇高思想性、艺术性的音乐作品,采纳多种教育方式,可使人的道德品质、人格素养、审美、鉴赏能力及独立应对和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音乐之所以具有卓越的育人作用,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主要原因是音乐对人的情感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它能够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形象的音乐词汇,使听者全身心都沉醉在音乐美的精神愉悦中,进而心灵得到净化,品性得到改变。正是因为音乐素养教育对培育全面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推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