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_第1页
1/7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_第2页
2/7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_第3页
3/7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第一条 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以上(含 2m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 2〜5m 时,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 5〜15m 时,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在 15〜30m 时,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 30m 以上时,称特级高处作业。第二条职责及权限(一)作业人1、持有经审批有效的高处作业许可证进行高处作业;(相关附表见 3-5、附表 9 )2、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并严格根据许可证规定的内容进行作业;3、在安全措施未落实时,有权拒绝作业;4、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身体不适,应告知作业申请人,并迅速撤离现场。(二)监护人1、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处理异常情况;2、核实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完善,暂停作业;3、制止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三)申请人1、作业现场负责人,提出作业申请;2、办理作业许可证;3、协调落实作业安全措施;4、组织现场安全交底和安全培训;5、组织实施作业;6、对作业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负责。(三)批准人1、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2、评估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3、清楚安全控制措施;4、确认安全措施落实情况;5、批准或取消作业。第三条管理内容(一)基本要求1、坠落预防应通过消除坠落危害、坠落防护和坠落保护等措施来实现。2、坠落预防措施的优先选择顺序如下:(1) 尽量选择在地面作业,避开高处作业产生的坠落危险;(2) 设固定的楼梯、护栏、屏障和限制系统,防止坠落的危害发生;(3) 使用工作平台,如脚手架或带升降的工作平台等;(4) 使用边缘限位系索,以避开作业人员的身体靠近高处作业的边缘;(5) 使用坠落保护装备,如配备缓冲装 的全身式安全带和系索,并制定救援方案。(6) 假如以上防范措施无法实施,不得开始作业,并向作业申请人报告。3、高处作业实行作业许可管理,应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4、高处作业前,应开展工作安全分析,辨识危害因素,评估潜在风险,并按程序规定的优先次序,实行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5、高处作业人员应培训合格。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严重关节炎、手脚残废、饮酒或服用嗜睡、兴奋等药物的人员及其他禁忌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二)消除坠落危害1、应在设计阶段考虑坠落危害的消除。2、应在高处作业策划阶段,评估工作场所高处坠落的可能性,制定施工作业方案,以达到消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