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重点内容] 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构建体系】答案:□客观世界 □能动性 □历史性 □来源 □唯一标准 □目的 □相符合□正确 □最基本 □人人平等 □条件和范围 □过程 □反复性 □开拓创新□检验和发展【提纲挈领】理解 2 个概念实践、真理把握 3 个特点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牢记 4 个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易错辨析】1.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矫正] 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东西转变为现实的东西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且并不是总能成功的。2.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矫正] 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是学习。3.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矫正]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4.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矫正] 经实践检验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未必都是真理。5.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矫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6.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矫正] 着眼于全局有助于获得真理性认识,但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并不等于真理性认识。7.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矫正] 认识具有上升性,对事物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8.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矫正]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但并非是推翻已有的真理。9.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矫正] 真理本身是正确的认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不包含谬误。10.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矫正] 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相对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①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温馨提示]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认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