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读后感《中国茶文化》内容概要: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形成、进展的历史过程,而且从哲学层面论述了其由技而艺,由艺而道的核心精神,以及儒、道、佛各家的茶文化特点和思想 《中国茶文化》读后感,来自亚马逊卓越网的网友:《中国茶文化图典》,写的是茶文化进展的大脉络;在茶文化形成过程中与禅、艺术、民俗的种种联系;因茶派生出的雅事趣事。不论惯喝茶或是不惯喝茶的人,从历史角度来讲,这本书的价值都十分高。即使不喜爱读历史,书中也有许多有关茶的民间小故事,可以聊供消磨时间。热爱旅行的人,也能从这本书中获知各民族亦或地域的吃茶传统。少年时,家中养了一株白茶花。特意种植在大花盆中,摆放到院子西侧。院子东侧,一半是花卉,一半是蔬菜。花卉多以红黄紫为主,蔬菜大抵皆是绿色。东西院对比,东院锦簇招展,西院干净清幽。祖父习惯喝茶。同事或是亲友知晓他的爱好,时常送他好茶,但他都不喜爱,只喝市场买来的袋装茉莉茶。把茶叶放在杯子中,再采三两朵白茶花丢进茶杯,用滚烫的开水一冲,茶香与新奇花香便四溢开来。水波平稳后,细细碎碎的白茶花会飘浮到最上面,衬着一杯茶色,让人单是看已心旷神怡。记得一句话,应该是汪曾祺书中写过的,但忘记最初是谁写来: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最是人生颠沛流离处,回忆少年时分,会觉得别有味道在心头。茶花、花盆、院子,应该都被另一户陌生人家铲除了。关于这些的印象,也在脑海中逐渐模糊。唯一记得清楚的,是祖父摘花沏茶时的动作。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甲一掐,放在嘴边吹去上面尘土,再放进杯子。现在说来是简单的,可是当年,对于尚年幼的我来讲,其实极具诱惑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到现在我也喝茉莉花茶。虽然再没有新奇白茶花堪佐之,但总算可以慰籍一分思旧之情。古往今来,茶的名字都很好听。碧螺春,铁观音,银针,乌龙。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写段誉讲茶花,又有拟人的十八学士、七仙女、风尘三侠、落弟秀才等诸多名称 中国茶文化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从当当看到这本中国茶文化的时候,发现这本书竟然重版的好几次,料想应该不会是赝品,因为本人生活在茶文化极度泛滥的广东潮汕地区,所以抱着疑惑的态度买下本书。就本书的体例而言,应该可以推断出来作者对中国茶文化的讨论应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犹如广东潮汕地区的 功夫茶 )。首先言简意赅的描写中国茶文化的发端以及在中国各个时代的进展情况,给人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