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阅读训练及赏析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阅读训练及赏析_第1页
1/3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阅读训练及赏析_第2页
2/3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阅读训练及赏析_第3页
3/3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阅读训练及赏析 引导语:公元 1078 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共五首,今日我们来做一下第四首《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阅读训练题。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公元 1078 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②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③牛衣:蓑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阅读训练: 1.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全词在构思和用语上颇具匠心,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上片三句话,三个画面,从所见着笔,次写所闻,不仅具有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 C.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D.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又概括嘈杂的“缫车”声,词人心情定是烦躁郁闷,无法排解。 2.这首小令清新朴实,明白如话,仅“试问”已让词人形象栩栩传神。请结合末句的内容,分析词人形象。(2 分) 3、这首词写了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4 分) 4、具体说说这首词在写景上的特色?(6 分) 5.阅读这首宋词,续写下片赏析(150 字左右)。(6 分) 参考答案: 1.(2 分)D(此处“声响”是词人谢雨途中所闻,是乡间忙碌之音,词人的心情是愉悦的。) 2.(2 分) “野人家”指村野的一户人家,“试问”有敲门探询之意。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3、这首词写初夏时的乡村生活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久旱雨后丰收有盼的淡淡喜悦之情。(写出季节和情景各 1 分,写对心情得 2 分,总 4 分) 4、这首词一改他诗以视觉形象为主的常见写法,而是别出心裁地将富有农家生活气息的各种声响搬入词中,于平易中见奇妙。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sāo)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声声入耳。使乡村的季节色彩、田家的农事活动、农村的生活情态融为一体。 (在基本符合思路前题下,只写特点得 3 分;具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阅读训练及赏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