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教学设计《电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原子结构、原子核、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化学习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构造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了解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导体和绝缘体。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怀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电现象(如摩擦起电等),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具有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1.从实验现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2.了解原子结构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存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阅读法 【教学准备】 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旋转支架、纸屑和泡沫、塑料尺、圆珠笔杆、梳子、验电器、金属杆、塑料杆、矿泉水瓶、、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探究兴趣 引入新课 同学们好,在最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信任老师都跟大家讲过,我们初中物理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力、热、声、光、电,以及原子物理的简单介绍,那通过初中二年级一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力、热、声、光的相关知识。那在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习之后,我们将主要学习电学的相关知识。提到电,大家并不陌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灯、电扇、以及我们教室用的空调都需要用到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电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学习电学的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那不知道同学有没有想过电是什么?电又是怎样产生的?那学完今日的内容后,大家就会对电有一个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