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大致有四条,它们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 (一)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 年代,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入了一个经济繁荣时期,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也更加集中,垄断资本日益膨胀,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垄断资本还开始瓜分世界市场。垄断尽管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的激化,并促进生产的发展,但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种种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终于引发了 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为了解决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了不同的对策,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放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采取了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措施,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进行协调,从宏观上管理、指导社会生产,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开始和垄断资本相结合,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英法等国也采取了与美国类似的政策。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在法西斯国家,垄断资本也得到了法西斯政权的大力扶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了尽快振兴国家经济,避免因生产的无序而造成的经济混乱,协调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缓和社会因贫富不均而产生的矛盾,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美国,为了发展投资巨大、收益慢的高新科技产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同时,还通过大量增加军需和政府订货等方式,对国家经济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在此期间,尽管因为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具体政策也会有所差异,有的侧重建立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控制;有的则强调发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经济的作用。但各国政权都无一例外地加强了与垄断资本的结合。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五六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在经济普遍发展的前提下,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格外引人注目。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并不能使资本主义经济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