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3 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经核定,全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8 818.7 万人次受灾,1 851 人死亡,433 人失踪,1 215 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87.5 万间房屋倒塌,7 703 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 31 349.8 千公顷,其中绝收 3 844.4 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5 808.4 亿元。思考探究: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提示:灾情严重;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灾害时空分布广,区域差异和季节性明显。——————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自然地理背景灾害类型地理背景气象灾害海陆位置: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气候:季风环流控制,气候复杂多变地质灾害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大;地壳运动活跃生物灾害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土壤和植被多种多样2.人文地理背景(1)生态环境状况: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2)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3)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我国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重点难点掌握好 ———————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原 因具体内容自然地理背景疆域范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都有发生,是世界上灾害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因此,陆地灾害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气候特征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典型的国家。夏季风影响我国东南半壁,冬季风则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经常发生。冬季的寒潮、大风天气则容易导致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地质地貌我国境内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频繁,是世界地震、火山带的重要分布地区。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布,表层岩体破碎,土层瘠薄,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刻,植被覆盖率低,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极易发生人文地理背景人口和经济分布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也很明显。全国的大多数城市和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这里经济相对发达,但洪涝、暴雨、台风、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