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2.理解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难点) 3.掌握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重点)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1.环境管理的必要性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2.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成因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3.环境管理的概念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1.环境管理的对象(1)个人: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的环境行为。(2)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3)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1)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1.管理手段(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2.公民要求(1)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2)运用法律手段约束自身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利益。(3)利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1.环境管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 )2.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3.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 )4.我国政府没有制定完整的环境管理的基本国策、方针、政策、制度和行动方案。( )5.世界环境日当天环保部门都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提示:1.√ 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2.× 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3.√ 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次。4.× 我国政府有一整套的基本国策、方针、政策、管理制度和国家行动方案,为环境管理提供保证。5.D [环保部门对世界环境日的系列庆祝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手段。]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及目的2018 年 12 月 17 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常务会议,观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片中暴露的问题触目惊心,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除沿海开放地区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同时也是我国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流域之一,多年的监测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面积虽占全国的 21%,但废水排放总量占全国的 40%以上,单位面积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