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旅游者出游的主、客观因素。2.掌握如何收集旅游信息、决定旅游目的地和选择旅游线路。(重难点)3.理解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重点)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1.影响出游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旅游偏好不同的人可能喜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因而对旅游线路的选择也有差异2.影响出游的客观因素(1)经济承受能力(决定性因素)。① 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② 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2)闲暇时间。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1.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的特色等。2.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1)影响: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即经济距离。(2)表现:① 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经济距离增加→旅游者的出游能力降低。② 居住地与旅游地相距遥远→两地环境差异巨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3.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交通方式及工具、旅游住宿条件、旅游餐饮的种类和标准、导游服务、旅行费用等。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旅游者克服空间障碍的决心和可能也就越大。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环境差异会激发起人们的旅游愿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3.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1)旅游时间比: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2)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是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3)在旅游线路上倾向于环路设计,追求以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游览最多的旅游地。四、保证旅游安全1.旅游安全的类型:旅游交通安全、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3.我国夏季山地旅游的安全事宜(1)提高对塌方、滑坡、山洪、泥石流、雷击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2)了解旅游线路上的天气、水文和交通路况。(3)减少在不安全地带的集中活动。4.外出旅游的准备(1)“出门观天色”。外出旅游应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 ,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2)了解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计划,防患于未然。(1)只要有旅游动机,就能外出旅游。( )(2)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相同的。( )(3)旅游地的选择,常见的倾向是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4)地质灾害对旅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