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第2课时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湘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第2课时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湘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_第1页
1/14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第2课时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湘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_第2页
2/14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第2课时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湘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_第3页
3/14
第 2 课时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学考要求 世界主要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的分布一、地质灾害1.定义: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2.类型(1)地震① 概念:指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② 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③ 危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引起火灾、水灾、煤气、有毒气体泄露、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④ 烈度:是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⑤ 主要分布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滑坡① 概念: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② 频发区:山区。③ 危害: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造成破坏和河道阻塞。(3)泥石流① 概念: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② 分布:山区。中国、日本、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意大利等国较频繁。③ 危害:不仅具有滑坡的危害,还对城镇、矿山、乡村等造成毁灭性冲淤。主要地质灾害1.地震的基本要素(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极震区。(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特别提醒]影响烈度的因素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多个,包括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它们的关系如下:2.滑坡和泥石流区别地质灾害滑 坡泥石流定义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如图: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如图:条件一是岩体比较破碎;二是地势起伏较大;三是植被覆盖差一是地形陡峭;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危害会破坏和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特别提醒](1)易发生滑坡的区域也易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第2课时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湘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