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标题知识关键要点方法技巧什么是湿地湿地的生态意义图示法日益减少的湿地湿地消失的人为原因图示法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举例说明►课前演练1.湿地。(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 6 米以内的海域。(2)湿地的价值。① 生态价值—“地球之肾”——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② 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运。③ 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3)中国湿地现状。 ① 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 26 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 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② 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③ 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成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课堂探究 运用相关图示法记忆中国湿地现状。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成因: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冻土广布,阻碍地表水下渗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④河流泛滥);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点演练1.下列属于湿地的是(C)① 纳木错 ②三峡水库 ③东海滩涂 ④日本海 ⑤尼罗河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解析:海洋不是湿地,滩涂、河湖、水库等属于湿地。►课前演练1.湿地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沉积物充满湖沼,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2)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2.我国 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课堂探究 用相关图示法记忆湿地减少的原因。对“围湖造田”问题的认识分两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围湖造田,大多情况是因为人多地少,吃饭问题难以解决,为眼前利益而围湖造田,导致人与环境关系的恶性循环;二是如何解决,开源即实行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生存问题,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节流”即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对土地的压力,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对环境的认识,最终实现良性循环。►对点演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