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四章 海—气作用 第二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新人教版高二选修2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四章 海—气作用 第二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新人教版高二选修2地理学案_第1页
1/2
高中地理 第四章 海—气作用 第二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新人教版高二选修2地理学案_第2页
2/2
第四章 海—气作用 第二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情境导入课程目标自 1950 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 13 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 1997 年发生的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厄尔尼诺的真面貌到底怎样呢?1.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2.举例说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3.沃克环流的定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形成的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沃克环流1.含义通过海气的热量交换,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上空,形成接近东西向的热力环流。2.成因3.意义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思考讨论 1.沃克环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提示:沃克环流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约 0°~5°S)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东部和西部。二、厄尔尼诺现象1.含义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2.影响地区影响太平洋东岸洋流秘鲁寒流减弱气候降水增多,甚至引发洪涝灾害沃克环流减弱或消失太平洋西岸气候干燥少雨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范围内气候产生影响3.成因多数科学家认为,东南信风减弱可能是引发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每隔几年,东南信风突然减弱,甚至会转为西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的冷海水上涌现象消失,赤道逆流增强,温暖的海水被输送到东太平洋,南美洲西岸的寒流被暖流取代,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三、拉尼娜现象1.定义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2.影响地区影响太平洋东岸洋流秘鲁寒流增强,水温更低气候降水更少,加剧干旱危害沃克环流增强太平洋西岸洪涝灾害加剧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范围内气候产生影响3.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联性一般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思考讨论 2.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两岸地区引发的水旱灾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区别在哪里?提示:与厄尔尼诺现象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两岸地区引发的水旱灾害相比,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水旱灾害相对较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四章 海—气作用 第二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新人教版高二选修2地理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