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推广应用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农村推广应用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摘要:在农村实施太阳能热水器项目是为农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且也是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定选择。东川曾以天南铜都而闻名于世,铜矿采选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清朝乾隆年间盛极一时,由于历史上长期伐薪烧炭炼铜等原因,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从而形成“生态恶劣――农民贫穷――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全区水土流失面积 1273.53km2,占国土总面积的 68.51%。农村能源十分匮乏,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东川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的瓶颈,因此大力推动农村太阳能热水器进展,着力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推广应用;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东川;农村;保护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25)-04-0035-2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东川区地处昆明市北部,东经 102°48’~103°19’,北纬25°47’~26°33’,属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干热河谷区,国土面积 1858.79km2,海拔最高 4344.1m,最低 695m,呈典型的立体气候类型。全区人口 2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1.1 万人。境内地处滇东北高山山原峡谷区乌蒙山脉小江深大断裂带上,山势陡峻,河谷深切,褶皱裂隙发育的生态脆弱带。由于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泥石流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弱,交通设施和人民生存受到威胁,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1.2 气候条件 东川气候属低纬度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9℃,全年无霜期 345 天左右,年平均日照为 2259.1 小时左右,太阳辐射总量为 120~130kcal/m2,日照时数由北向南,由高山向河谷递增,全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 42%~52%之间,光热资源极为丰富。 1.3 地质地貌 境内为深、中切割的高中山峡谷地貌,山地面积占 97.3%,河谷盆地仅占 2.7%,成层排列,以河谷盆地为中心,中山纵贯南北,高山对峙东西,小江从南向北贯穿全区。小江中游的深大断裂带,构造带内断层交错,褶皱发育,岩层古老而破裂,岩性软弱而易塌,为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地质基础和物质条件。此外,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强烈,给土壤侵蚀,地表松散物质的积累和输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