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教学中加强交际能力的培育论文 摘要:妇产科临床工作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人才。本文阐述了交际能力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培育医学生交际能力的迫切性和训练方法。 关键词:妇产科教学;交际能力;培育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医师治病救人,必定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医疗技术高速进展的时代,对医师基本素养的要求和智能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养”不等同于受过高等教育,高素养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其中包括社会人际交往的能力。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师必须学会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同情应看做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1]。妇产科临床工作尤其需要医师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的能力。 1 交际能力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1.1 良好的沟通,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是女性朋友,她们有着特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不少疾病源自她们的情绪与性格。譬如,有把患乳腺增生害怕进展成乳腺癌而异常恐惧的患者;有对“更年期”担心害怕而惶惶不可终日的患者;还有一些孕妇因害怕阵痛主动要求剖宫产等。面对这些患者,医生必须诚心诚意地倾听她们的倾诉,以朋友般的真诚,给她们提些建议和忠告。这样患者在无形中减轻了心理负担,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在这里,医师的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只有仔细倾听,才能使患者感到受尊重,只有真诚的沟通,才使患者信任医师。目前,在产科积极提倡的“导乐分娩”就是很好的例证。通过医师及护理人员对产妇的鼓舞、讲解和抚摸,使能引起产妇痛苦和焦虑的激素水平下降,使患者的痛阈值升高,取得很好的镇痛效果,从而使产妇舒适、安全、轻松顺利地产下宝宝,有效地提高了产时的服务质量[2]。 1.2 真诚的鼓舞,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妇产科患者的病因与社会、家庭环境关系密切。工作的压力,丈夫的不够关怀,婆媳不和等均会让患者身心疲乏,出现月经紊乱等病患。产妇临产时更是有庞大的“观产”团:婆家的、娘家的、同事、朋友等,给产妇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妇产科医师要掌握患者的共性心理,更要了解患者的个性心理,针对不同的个体情况,施以真诚的鼓舞、安慰、关怀和同情。使患者与医师之间建立友谊,主动寻求帮助。这样的医师劝导往往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比药物起到更有效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