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中的斜率问题总结高考物理科《考试大纲》中规定了五种创新能力,其中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已在物理高考中频频出现,如果说“数理结合早有之”是不为之过的。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常遇到的是应用数学图像处理物理问题,这中间应用数学中的斜率可以说是重之重的问题了。在数学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函数的变化率,反映在物理上表示一个物理量对另一个物理量 的变化率,因而图线的斜率常用来 表示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一般来说,斜率越大,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值也越大,若斜率所表示的物理量是矢量,斜率的正负反映的是物理量与坐标轴的正方向是相同或相反,而不表示大小。下面笔者就把高中物理中涉及到的斜率问题以及近年来高考中与斜率相关的问题予以总结,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希对读者有一抛砖引玉的作用,更望同行指正。 应用 01:斜率表示动摩擦因数 μ,μ=f/N (如图 1) μ1<μ2例 01、若干质量不等的木块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滑过 一木制 水平地板后,再滑过一段水平玻璃地面,则下图能正确反映不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 与压力 N 之间的关系的是( )解析:由图 1 可知,μ=f/N ,再由题意得木――木间的动摩擦因数应该大于木――玻璃间的动摩擦因数,联系斜率,正确答案是 C。 应用 02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物体速度, V=S / t ( 如图 2 ),V 1>V 2 。例 02、某人沿平直公路匀速向前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到出发点,下图中能反映此运动情况的 S—t 图象应该是( )解析:两段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时间不能倒流,故应该选 D应 用 03 : 速 度 — 时 间 图 象 中 , 斜 率 表 示 物 体 的 加 速 度 , a =ΔV/Δt (如右图 3),a 1>a 2 。 例 3、两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的直角弯管 abc 和 a’b’c’,按图所示位置放置,现把两个质量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沿两管口由静止滑下,设在直角弯管处均无能量损失。两球到达出口 c 和 c’的时间分别为 t 和 t’,则( )A、t>t’ B、t>t’ C、t=t’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解析:由于在直角弯管处均无能量损失,故两小球到达最低点 c 和 c’处的速度大小是相等的,注意到小球在 ab 段的加速度大于在 a’b’段的加速度,ab 段的加速度同 b’c’段的加速度相同,a’b’段的加速度同 bc 段相同,作出两小球运动的速率---时间图象,由于整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路程是相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