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专题一:结构手法 一、现代文阅读鉴赏类题目知识系统鉴赏:(1)结构手法:(2)修辞手法:(3)表达方式:(4)艺术手法:二、高考结构手法类试题2010 年《海棠花》18.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 分)参考答案: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铺垫。2009 年《司马祠》18.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参考答案:①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 ②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 ③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2008 年《碧云寺的秋色》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属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5 分)①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 分)参考答案: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 2007 年《湿湿的思念》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D.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和憧憬。 2006 年《给书虫当夫人》20.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4 分)第一问:第一段着重写“书虫”,第二段进一步写到他爱读书(研究、写书)。第二问:两段描写逐步深化,丰富了“书虫”的形象。2005 年《带着村庄上路》18.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E这是一篇用诗的语言、按时间顺序、以村庄的贫富变化为线索写成的优美散文。21.联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所说“我要带着我去上路”的。(4 分)三、知识点梳理:结构手法的作用:(1)开头: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渲染气氛,引出下文;时地人物,交待要素。② 情感先行,奠定基调。③ 开门见山,总领全文(2)中间:①过渡:承上启下;组合语段 ② 照应:从内容的关联考虑 ③ 铺垫:能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增强可信度,还能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期待。 ④ 线索:结构紧凑,显隐交织,呼应文题、呼应主题 ⑤ 层递:从对后文作用考虑(3)结尾:①间接含蓄的方式表达主旨 ② 直接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③ 呼应题目,呼应开头 ④ 展示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高考答案示例:(1)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