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中心完小-----黄 勇内容提要: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从硬件、资源、经费乃至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农村学校进展提供了更多的“支点”,为农村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进展搭建起一个宽阔的实践平台。农村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对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力提高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使他们成为一支掌握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掌握信息化教学基本技能,并能在教育教学中自如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老师队伍势在必行。在工作中通过强化观念、环境刺激、专题培训、课堂应用、学习研讨、竞赛激励等途径提高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 农远工程 专题培训 课堂应用农远项目的实施,为农村小学老师教学能力的进展提供了一个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硬件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村老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接触到了现代教学媒体和优秀的教育资源,并促进了他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正在逐步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小学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需要,又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我校老师通过一年的实践,从观念转变入手到技术培训,强化研讨并且结合课堂进行应用教学,基本形成了一套提高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模式,发挥了农远工程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一、转变老师观念是提高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前提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一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大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已成为世界教育进展的大趋势。在这个变革中,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老师不仅要具有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的“信息素养”,同时还必须成为一个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人,一个合格的信息工作者。想要提高老师的教学信息化能力,就得使他们的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相应的提高,使他们成为一支掌握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掌握信息化教学基本技能,并能在教育教学中自如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老师队伍。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一定的教育行为取决于一定的教育观念。实施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育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基础上的。老师学习了相关资料后,展开对信息素养认识的讨论,谈学习心得,既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又对自己在信息化教学中的角色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认识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老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老师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信息化教学模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