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递进式实验教学活动论文 一、高中生命科学的递进式实验教学 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的特点,基于创新能力培育的高中生命科学的实验教学可以分三个层次来递进式实施。第一层次:基础性实验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实验教学以教材实验的学习、分析过程为主要内容,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教材规定的实验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理解与实验有关的概念和实验原理,能法律规范地使用相关实验仪器设备,熟练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并能灵活地运用实验的方法,也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解释和分析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在掌握了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知识之后,创新能力的获得也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层次:提高性实验教学阶段。提高实验阶段就是老师从基础实验的材料、实验方法等角度,采纳合理移植、联想扩充等方法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并通过对实验的思考、分析和设计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基础性实验基础上,老师从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这两方面去引导学生。老师可以利用实验材料的内在联系和直观联系,把现有知识成果引入新的领域,引导学生用新的眼光、新的角度去发现新的事实,最终产生新的成果。第三层次:讨论性实验教学阶段。学生通过把已学实验知识、技能和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开展更深化的探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生命科学本身讨论的就是生命世界、人类的生活。讨论性实验教学过程鼓舞学生认真观察自身周围发生的一切,发现问题,把自己在之前的实验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相结合,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从课堂中无关痛痒的问题引向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从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学生的思考中、讨论中、实践中得以扩展提升。从“规定动作”到“自选动作”,这是一名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思考,通过实践重新制造的过程。如何实现这样的一个培育过程呢?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三类实验室。 二、《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的递进式实验教学促进了三类实验室的利用率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这个实验是上海版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二章中的一个基础实验。第一层次:基础性实验教学阶段。在基础实验室,通过常规的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学生学会利用各类有机化合物与相应化学试剂的反应显示出的特别颜色,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方法,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