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中心城区空间形态两种规划思路的比较温州市中心城区空间形态两种规划思路的比较 摘要:介绍了温州中心城区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历次规划。结合在编的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两种温州中心城区空间形态的规划思路,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以生物进化论思想来比方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对城市在进展到轨道交通时代的空间形态规划,提出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规划骨肉相连、血肉相连的现代城市空间形态。 关键词: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 空间形态 规划思路 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温州有 2200 多年的建城历史,后由西晋郭璞规划建设了最早的温州城,面积相当于现在由海坦山、华盖山、南门河、松台山、郭公山和瓯江围合的区域。这一格局自解放前未有大的变化。自建国以后,温州一共编制了(或修改)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其中三轮在改革开放以后:第一轮是 1959 版总规(1964 年修改);第二轮是1983 版总规(1985 年修改);第三轮是 1993 版总规;第四轮是2025 版总规。目前在编的 2025 版总规是第五轮总规,定位为 2025版总规的修编。 (图-1:第二轮 1983 版总规[1985 年修改])(图-2:第三轮1993 版总规) (图-3:第四轮 2025 版总规) 前几轮总规的空间形态都是自西向东沿瓯江进展,城市建成区也是根据规划的要求逐步形成了以温州老城为中心,加瓯北、龙湾区为主的用地格局。自第四轮总规编制开始,由于城市用地空间的拓展和规划思路定位的不同,开始出现争议。尤其体现在对温州中心城区的界定上,主要出现以下两种思路:1.以温州老城及周边构成温州核心城区,以此为中心,加上龙湾辅城及周边组团构成温州中心城区;2. 以温州老城和龙湾城区形成双中心,加上周边组团构成温州中心城区。这两种思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温州中心城区是单中心还是双中心上,对中心城区的边界倒是形成了一致意见,即包括鹿城、瓯海、龙湾三区,加上永嘉的瓯北、瓯江口新区和洞头县。 2025 年,温州市正式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目前仍未结束。由于这一轮总规编制的前提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温州市的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其中 S1 线已经在 2025 年开工建设。纵观国内外城市的进展历史,轨道交通的规划历来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这三条线路的走向对温州市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这一轮规划在对中心城区的界定上主要出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