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学参考(岳麓版必修一)一、课标导航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建国初确立的三大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了解“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新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二、知识结构 1949 年新政协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事宜 新中国 开国大典: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 的建立 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54 年 , 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 意义:奠定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人民代表 确立:1954 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大会制度 意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初 民主的广泛性 (构建政治体系 多党 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 的基本框架) 合作 与共“的方针 制度 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构,行使 民族区域 自治权 自治制度 作用: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和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政治建设的停顿) 首要环节: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体制改革:完善发展各项民主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法治 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民主制度的 建设 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 发展和完善) 1989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 加强基层 组织法》 民主建设 1998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提出:针对解决台湾问题 一国“两制” 形成:邓小平全面阐述其含义 确立:1984 年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香港回归:1984 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1997 年恢复行使主权 祖国统一 运 澳门回归:1987 年签署中葡《联合声明》,1999 年恢复行使主权 两岸交流 用 台湾问题 统一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障碍:“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存在1中 国 社 会 主 义 政 治 建 设 三、基本概念(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共产党为领导力量;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2.作用: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障。(二)正确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