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历史学科优势 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说每门学科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但我认为历史学科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我们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个人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社会,怎样去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清时代潮流和趋势,需要具备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三观”的培养又必须依赖于历史教育,通过历史教育系统地学习思考才能获得。古往今来,历史一向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在维护国格、人格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这次德育原理的学习以及自己十几年来教育教学的实践谈谈历史学科德育教育的体会。(一)、中学历史教育是极富德育功能的,具体表现如下:(1)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3)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充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4)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制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5)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二)、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德育要突出时代性司马迁说:“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必须把历史讲得更切近于现实,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借鉴,帮助学生看清时弊的根源,并进而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难,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交融。例如我在讲当代改革专题:由于学生的年龄还小,社会阅历太少,对改革所带来的许多问题:下岗、贫富差距的加大、西方不良习气对中国的影响等认识是比较模糊困惑的。我充分利用历史课所具备的特长来加以引导: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历史范围来观察,我们都不难发现,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要经历一番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