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教版选修《寒风吹彻》教学设计

苏教版选修《寒风吹彻》教学设计_第1页
1/5
苏教版选修《寒风吹彻》教学设计_第2页
2/5
苏教版选修《寒风吹彻》教学设计_第3页
3/5
第二单元十一课《寒风吹彻》教案西南位育中学高一年级组 盛媚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所表达的对生命、生活真谛的独特感悟。 2、懂得本文在叙述中使用时空交错结构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3、品味文章质朴而隽永的语言特色。二、教学重点 能感受生命本身的严酷与无奈以及抵御寒风吹彻的艰难三、教学难点 时空交错的叙述结构、质朴而意味深长的语言四、教学总体设想用问题教学法,以一个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次要问题与学生一起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联系以往阅读经验,谈本文的阅读体会。五、教学过程。(一) 课文预习 (形式:回家作业)1、 通读课文以及提示,熟通字词,并为各自然段落标注序号。2、 再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标志时间的词语,从而理顺散文的行文思路和结构特点。3、 概括课文的内容和主旨。4、 摘取课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从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角度进行语言的赏析和品味。5、 置疑(可以就课文的语言、结构、艺术手法,或者是不理解之处进行提问)(二)课堂教学 (课时:45 分钟)1、 课文导入:问题 1:作者刘亮程在散文《寒风吹彻》中用怎样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段关于“我”的人生经历以及生活感悟?回答:作者以“30 岁的‘我’”作为叙述的起点,在一个雪天,围抱火炉,抚摸自己的一生,感悟冬天”,散文以这段场景组织衔接了“十四岁的我”,“现在的我”,与“我”“隔着三十岁的人生距离”的姑妈和母亲。2、 课文的解读:问题 2:在这样一个雪天,“‘我’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体味到了“冬的寒冷”“冬的寒风吹彻”,请默读课文,找出散文中不同人生阶段的“我”对于冬的描写和思索。(默读课文 10 分钟)回答:a、十四岁以前的我(t4) “每逢第一场雪,都会怀着莫名的兴奋,站在屋檐下观看好一阵,或光着头钻进大雪,好像有意要让雪知道世上有我这样一个人,却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 对于冬天充满了兴奋和好奇,有种初生牛犊似的勇敢和生命的热力。B、十四岁的我(t6)“我对寒冷的认识是从那些夜晚开始的。” T6“牛车一走出村子,寒冷便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把你从家里带出的那点温暖搜刮得一干二净,让你浑身上下只剩下寒冷。 T7 那个夜晚并不比其他夜晚更冷。 T8 只是这次,是我一个人赶着牛车进沙漠。以往牛车一出村,就会听到远远近近的雪路上其他牛车的走动声,赶车人隐约的吆喝声。只要紧赶一阵路,便会追上一辆、或好几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教版选修《寒风吹彻》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