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七一:一声誓言 一生追寻 一世奋进七一将至,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号角在我们胸中激荡。回望百年征程,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胸膛里都激荡着那穿越时空的铮铮誓言。这誓言,是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是永不偏移的信仰罗盘。立于百年征程新起点,让我们以誓言为炬,照亮复兴路上的每一个坚实脚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立潮头、再建新功!一声誓言,赤胆忠心映山河,筑牢忠诚之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铮铮誓言,字字千钧。这誓言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毅然抉择,是共产党人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革命年代,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用生命捍卫誓言,让忠诚的旗帜在硝烟中高高飘扬;赵一曼在奔赴刑场前给儿子留下遗书:“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短短数语,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平时期,誓言同样闪耀着璀璨光芒。“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用贴满膏药的双手托起两千余名女孩的求学梦,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庄严承诺;人民的“樵夫”廖俊波以“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实干作风,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用行动诠释“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时刻坚守方向之舵,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唯有在思想、、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确保我们的奋斗步伐始终踏在正确的历史轨道之上,让誓言在时代征程中永放光芒。一生追寻,初心如磐向民行,厚植为民情怀。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共产党人一生都在追寻人民幸福的答案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用生命在兰考沙丘上筑起绿色屏障;黄文秀放弃城市繁华,将青春定格在扶贫路上,用脚步丈量民情;“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凿出“天路”,让闭塞山村迎来新生这些追寻者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腻,将人民的急难愁盼扛在肩头。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要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心用...